多管齐下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这些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实现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网络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是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二是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三是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四是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五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六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七是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全社会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信息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信息化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当前,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关键是要坚持站在战略高度,把信息化作为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战略举措,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长远规划,持续推进。坚持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作用。坚持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坚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逐步增强信息化的自主装备能力。坚持推进信息化建设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并重,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坚持优先抓好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以农民普遍能够承受的价格,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加快服务业信息化,依托信息网络,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
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
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推动网络融合,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推进综合基础信息平台的发展;加快改革,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建立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配套的补贴机制,逐步将普遍服务从基础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
引导和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集成创新,突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和项目,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用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
强化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普及政府公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配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组织志愿者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从事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服务;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