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娱乐挂机-提款要多久在传播学的概念中,传播是一种共享信息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说,所有活的有机体都有传播行为。而人类传播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创造和使用符号。科学传播作为一种交流共享的活动,是人类传播的一个类型,只不过是限定到与科学有关的范围之内。但对于什么是科学传播,国内外都存在争论,一般来说,科学传播至少包括下面一些范围内[1]
从另一个角度,科学传播还可以分为专业内容(professionalcontexts)的传播和面向公众的传播(publiccommunicationofscience)。我们所说的科学传播一般是指后者,严格地讲,应当称作是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从上面关于科学传播的内容可以看出,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也有诸多形式,本文则将其限定在”科学、媒体与公众”范围。这里所说的媒体主要是大众媒体。
关于近年来的科学传播的研究,公众理解科学杂志的主编,著名科学传播学者Lewenstein曾评论说:“我们中的一些人关注如何让公众最有效地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而其他人则担心公众盲目接受科学机构的声明……一些人强调对于大群体受众行为的定性理解的重要性,另一些人则主张对小人物或是政治人物的表现进行分析才能形成我们的世界……我们关注的是科学与公众的关系……”[2]
这一方面表明了国外科学传播研究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如果科学传播的研究只重视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以及传播的内容,而不研究具体的科学传播活动过程的话,就很可能会走入困境,而具体到科学、媒体和公众的研究来说,Lewenstein认为“必须把科学传播是什么搞清楚……科学传播必须考虑到不同媒体、科学家和公众的互动关系。”[3]
早在1686年,就有人认识到科学传播的两个渠道:面向科学家同行和面向受教育的公众。到19世纪中期,大规模的科学传播出现。[4]当时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媒体和记者进行的,科学传播把自己当作是传播的一个类型。科学传播模式与一般传播类型应当是类似的。
在这种思路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Shapin提出权威解说(canonicalaccount)的科学传播模式,从科学史出发考察了这种模式的起源,认为17世纪以来的科学职业化造成了此后科学与公众之间的隔阂,科学是为了获取公众的支持而通过媒体进行科学传播。[5]
此种科学传播模式认为,科学事业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一般公众难于理解,因此,为使科学成就更符合公众的利益,需要媒体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科学新闻记者在科学操作之外,运用语言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这是当时,也是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关于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理解”[6]
现在的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是在不自觉地应用这种模式的。从形式上看,权威解说模式类似于中国的科普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也有学者认为是60年代以前),权威解说模式一直是科学家和新闻从业者的观念指导。
这种对于科学与媒体或者科学面向公众的传播的一般观点实际上来源于下述观点或假设:
1科学事业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一般公众难于理解,比如1919年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2因此,为使科学成就更符合公众的利益,需要具有如下特征的媒体:一个能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并能理解前者并把前者的思想传播给后者的第三者(科学新闻记者)。科学新闻记者通常是处在科学操作之外,运用语言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而在科学家看来,这种再加工就是“歪曲”。
3科学传播的媒介是通过语言翻译的隐喻进行的。所以科学传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第三者尽量用极限的语言描绘出纯粹的科学事件。[7]
Massimiano认为,在这些论断中包含很多更深刻的关于科学过程和科学工作之本质的假设。按这种观点,科学的公众传播过程是在科学流程结束之处开始的,一旦科学知识完成,知识就会以一种简化的形式传播给非专家。所谓的“普及”、“扩散”等即是这种科学面向公众传播的无问题的版本。
现在,这种传统的假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摒弃,科学传播是一个双向而非单向的过程,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证明。法国心理学家Moscovici在60年代提出的社会表现(socialrepresentations)理论分析了科学、常识和社会表现之间的关系,认为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受众对于科学传播内容的吸收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在社会表现框架中,科学理论条理化为一个整体,通过去背景化过程,与受众已有的信息融合,成为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日常生活文本中成为常识性内容。[8]与此类似,Farr分析了科学与常识的关系,认为社会表现理论应当引起科学家、媒体从业者等的重视。[9]Gross提出与境模式(Contextualmodel),他通过辐射云对坎伯兰的牧羊人的影响的案例,提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接受是科学知识与地方知识的结合物,即公众对于科学知识是有选择吸收的,而非被动接受[10]
其实,在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中,还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即认为媒体本身是没有任何倾向性的,认为媒体只是科学传播的中介和管道,并被假定为能尽量精确地传播科学信息,如果有所谓的“歪曲”,那肯定是出现了意外的错误。在这种传统模式看来,科学共同体面对的是公众,公众面对的是科学,媒体的存在只是为了科学和公众的交流。而许多学者对于传统科学传播模式的修正并没有注意到对于媒体的假设,或者说,上述修正仍旧沿用了以前的假设,科学传播成为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事情,媒体是不包括在内的。媒体通常被看作是孤立的,媒体中的科学只是简化的科学的一种扩散形式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内,科学与媒体、公众与媒体的关系并没有受到重视,近年的研究只侧重科学与公众这两极,而忽略了作为中间环节的媒体的作用。传统科学传播模式和随后的研究沿用的这一假设也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出现后,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媒体在科学传播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管道”。
在科学活动中,媒体处于什么地位,现在的研究对媒体有何看法,《独立报》前科学编辑Wilkie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公众理解科学(PUS)研究看到了媒体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但媒体并未得到集中的关注;
2有PUS背景的作者力图寻找科学杂志对于公众的效果,因此,媒体在本质上被看作一个有特定问题和兴趣的特殊领域;
3既使新闻工作者被作为是焦点注意,假定的框架也认为,只有当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更像科学家时,公众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无论公众还是媒体,都要更好地理解科学[11]。
换句话说,公众理解科学对于科学与公众的研究,虽然认识到了媒体的重要性,但仍没有实质性的成果。上面提出的诸多科学传播模式,注重的仍是科学-公众的关系研究,而非科学-媒体-公众的整体。
科学传播对于媒体的重视,是与当代媒体重要性的凸显相联系的。因特网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对一的邮件,群发邮件、网站,在线信息和新闻服务等,使科学传播变得更为复杂,甚至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得到一些科学知识,不知道是怎么得到的……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如同行评议、科学杂志等必须要重新考虑自己的位置。”[12]Lewenstein提出了网络模式(WebModel),他认为科学传播变成了众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多线路传播形式。而Lewenstein的主要观点是:这种模式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的不稳定性。他认为,新的传播手段使传播速度更快,数量更多,情绪化的内容增加,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研究者面对众多不确定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接收和传播也是不一致的。科学传播以牺牲信息的稳定性的代价而获得了速度。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科学为了传播的需要,可能迎合媒体价值观和受众需要,可能丧失科学自身及其伦理价值。
Weingart通过将科学传播中的媒体独立化,把上面的问题发展到极端,认为科学已经媒介化。媒体的发展,已经超出了Nelkin或Lewenstein,的理解,人们很难在科学传播中找到可以依靠的东西,他认为,媒体构造了自己的现实,媒体的重要性使科学在某些问题上的垄断性正在减弱,科学对于真理的判断标准正面临着媒体迎合受众的标准,虽然不会被取代,但正在被其他的标准所补充。[13]总之,他认为媒体而不是科学家正在成为科学是否为公众理解和接受的法官。
科学知识不仅要满足普遍性、无私利性、独创性、怀疑主义等规范,而且还必须是“适合出版的”。科学的发展总是需要媒体作为载体的,但既使从一般意义上考察,我们也会发现,“自从15世纪以来,印刷技术使各种各样图片的精确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无论哲学家怎么说,科学家们都不能否认这种有效的交流模式。随便翻一翻各种学科的科学文献,也会发现里面有数不胜数的图表、图片、地图等等,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图解’文字内容的需要。”或者说,媒体传达的信息,并不能精确地还原它所表达的科学本身[14]。大众媒体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但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并非仅仅是“不精确”。
1974年高夫曼的《框架分析》一书提出框架理论(frametheory)。他认为,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框架就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在社会系统中新闻框架是消息来源、社会情境、新闻工作人员等因素互动的结果。一些学者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事件材料经过选择和凸显成为新闻[15]。所以可以理解,媒体中的任何信息都是带有偏见的。而且这种偏见由媒体而非事件本身决定。当科学经由大众媒体“扩散”到公众时,这种偏见也是不可避免的,科学的形象实际上只是科学在媒体中的形象。
英国学者Nelkin通过对报纸、杂志的报道分析研究指出:当科学理论能强化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时,就能在媒体中畅通无阻,反之则被忽略,而丑闻也被看作是对科学的社会系统的妨碍,从本质上讲,是不想让受众失去社会的安全感。[16]媒体对于科学报道的选择和凸显更多的是迎合受众的口味、符合媒体自身的价值观。Nelkin指出,媒体在科学报道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
2科学活动成了带有情节的戏剧事件,各种夸张和激情的手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草率,盲目乐观或走向另一个极端;
4科学家在媒体中不是中立者,而像是要通过媒体取得公众支持等等。[17]Nelkin认为,科学传播可以认为是几个共同体出于不同的需要、动机和约束条件而进行合作的公众传播,科学共同体和媒介都对科学在媒体中的观念有重大影响。但从上面也不难看出,前三个问题的产生,是媒体为了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偏好所做的建构。公众经由媒体了解的科学,完全偏离了科学本身的形象。而正是从媒体中得到的信息形成了他们的科学观念。
另一方面,媒体对于科学的报道还会影响到科学共同体。Massimiano指出,科学共同体在解决科学争论时,常常需要媒体作用。“在这儿同样存在有问题的假设,其中之一就是当争论中的某方的观点在共同体内部取得了优势时,这种争论才会进入公众视野。但事情也并不总是这样的。比如,如果两方或多方的观点都得到了权威科学家的认可时,或者两方的观点在本质上并没有可比较性时。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假设是,在专业化层面取得优势的一方必然也会在公众传播中自动得到增强和重视。这儿的问题就是低估了媒体对于争论解决产生的影响。而且,在科学传播中,并未表明科学传播必须从某一阶段开始,这是不严格的。”[18]对于这些争论,媒体的态度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
但Massimiano的结论并非如此,在他看来,把科学问题放到公众那儿解决,并不代表是媒体在起作用,“应当把它描述成协商性的,并与公众利益相关的,让公众自己去判断。”但事实并非如此,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一直很有争议,1968年传播学者Mccombs和Shaw提出议程设置假说(Theagenda-settinghypothesis),认为“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能影响人们思考些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19]这一理论在很多地方证明是有效的。
实际上,我们并不期望走极端。科学传播既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又与公众相关,同时包括框架内部的互动关系。科学共同体与公众的利益共鸣,科学活动者及其赞助者的吸引力或特定时期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关系等等都在起着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媒体正在成为独立的力量,并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媒介技术,还是媒体自身的影响,都在改变着科学传播的进程。
网络媒体和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一样,都是传播信息的渠道,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信息载体。网络作为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网络媒体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出版,网络出版是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它是基于网络的出版和发行方式。网络出版在产品形态上表现为网络出版物,即产品数字化,这一属性与传统出版物具有本质的区别。与二维的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宣传是多维的,它能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传递多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网络宣传的载体基本上是多媒体、超文本格式文件,宣传受众可以对其感兴趣的产品信息进行更详细的了解,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宣传形式,将大大增强网络宣传的实效。网络宣传制作周期短,即使在较短的周期进行投放,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很快完成制作,而传统宣传制作成本高,投放周期固定。另外,在传统媒体上做宣传后很难更改即使可以改动往往也须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在互联网上做宣传能够按照客户需要及时变更宣传内容。这样,经营决策的变化就能及时实施和推广。交互性强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的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通过链接,用户只需简单地点击鼠标,就可以从厂商的相关站点中得到更多、更详尽的信息。另外,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填写并提交在线表单信息,厂商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进一步减少了用户和宣传客户之间的距离。同时,网络宣传可以提供进一步的产品查询需求。从价格方面考虑,与报纸杂志或电视宣传相比,目前网络宣传费用还是较为低廉的。获得同等的宣传效应,网络宣传的有效千人成本远远低于传统宣传媒体。一个宣传主页一年的费用大致为几千元人民币,而且主页内容可以随企业经营决策的变更随时改变,这是传统宣传媒体不可想像的。
传统媒体又称平面媒体,这里的平面最初起源于广告界。因为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是平面广告。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以传统的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播三种传统媒体。通常我们又把它们称作“平面媒体”。目前,我国已经拥有3000家以上正式报纸,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有强大的编辑、记者队伍,拥有绝对的新闻优势,同时也有着成熟的广告与发行体系。而网络媒体在这些方面则要逊色得多,它们的新闻主要是靠拷贝大报网络版或直接从报纸上摘抄下来。大多数网络公司,基本上都没有专业的采编队伍也没有报刊的经营体制,照这样下去,网络媒体别说是打败传统报纸媒体,到时候可能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自己就把自己给打败了。从覆盖面的实效上看,报纸覆盖面宽,传递迅速。虽然中国地域辽阔,但因有传真版风行全国各地,无论东南西北中,报纸当天可与读者见面。而且,中国的报纸具有新闻性、可读性、知识性、指导性相结合的特点。各阶层人士都是报纸的忠实读者,不少报纸是一人订了众人看,如人民日报发行300多万份,但至少拥有几千万读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教育水平很不平衡。在穷苦的山区及偏远的乡村,扫盲还是一个大问题,普及电脑上网知识需要相当长一段的时间,很多地方电话不通,也不具备硬件设施。一份报纸的价格一般在1元以内,而上网费相对要高,不少人经济上无法承受。传统报纸的便于携带的特点,随购、随读、随弃,轻便可以折叠,方便阅读和携带。而阅读网络报纸,必须正襟危坐在电脑前,而对明亮的屏幕,长时间地坐在电脑面前会刺痛眼睛,久而久之,视力大幅度下降。除了那些视网络为空气一样重要的“网虫”和网络报纸的偏爱者外,可能很少有人会放弃阅读传统报纸。加上送报制度,在街头报刊亭、小卖店出售,令人能方便地购买报纸等都是人们普遍倾向于报纸的主要因素。中国的报纸性质区别于西方国家,人们对报纸的宣传内容信赖和程度高,报纸的威信远远高于互联网。尤其在今天网络泡沫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程度大在降低,而报纸的新闻来源较为可靠,它的出版、发行也都较为规范,报纸媒体的信息更能取得人们的信赖。
从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特性可以看出,网络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直接连通成为可能,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渐渐融为一体,两者之间的沟通方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反馈与交流,这一转变使整个传播结构与传播效果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传统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网络为电视开辟了对外传播的新渠道,使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大大增强。网络无国界,弥补了电视传播覆盖面有限的不足,通过网络,电视节目可以被传播到世界各地,电视媒体也可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观众和网民的反馈信息。网民在信息获取和传播过程中,不受时间的限制,拥有了更多的自。随着宽带瓶颈的克服,越来越多的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电视节目,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兴趣,主动搜索、选择节目的内容,控制节目的播放。特别是网络上的电视节目基本上处于共时线上状态,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电视线性历时传播所导致的受众的被动状态,实现了由点到点的双向交互式传播的愿望,也使电视媒体实时响应观众和网民的需求变为现实。
网民和观众反馈、参与电视节目的空间扩大了。电视台主持人和节目编创人员与网民和受众的交流可以是多向的,无时空限制的,主持人可以通过网址访问量、电子邮件和网上聊天,了解网民对节目的反应,并对节目进行相应的调整,进一步优化节目。同时,互联网也为电视的受众调查工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调查空间和准确的数据支持。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播成本大大降低。现代化的数字压缩技术使网络传输系统兼容报纸、图文、电话、广播、电视、电影传播功能于一体,信息过程简易,运营成本低廉。传播者在互联网上消息,只需在与网络相连的服务器上放置相应的计算机代码,这个过程只需要少数的策划编辑人员及网页制作人员,使用一般的计算机就可以完成,无须大量的播出设备和人员,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传播效率,降低了传播成本。只有利用新技术不断与受众联系以了解他们的收视心理和服务需求,才可能不断创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不断拓展媒体生存空间。
因此,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所产生的传播优势,为新老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
[1]佘文斌.网络时代传媒的生存逻辑与方式[J].电视研究.2002.07
[2]林 江.网络传播特性与传统媒体的网络化[J].中国出版.2000.12
[3]艾 琳.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J].甘肃科技纵横.2006.01
新媒体在传播结构和形态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最大的改变就是“去中心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网络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了地球村。信息传播体系的特点在于去中心化、完全开放、无时间区域限制等。同时,信息传播交流平台和信息传播交易平台的开放,使得新媒体传播逐渐演变成“全媒体”的交流传播形态。在交流平台中,及时互动性和反馈性的特性,成为了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全新的服务理念。新媒体经济运营管理中,贯彻服务意识有利于促进媒体产业化传播重构。
新媒体的概念是以电子信息化通讯技术作为发展基础,将数字化通讯技术融入到信息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以,新媒体也是数字化、互动式的新兴传播媒介。其信息化和互动性是媒体主要特点,从信息技术角度上来看,新媒体是将信息字节数字化的形态;从传播角度上来看,新媒体在传播交流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反馈性。对于新媒体产业而言,及时将受众的信息反馈出去。在互动过程中体现了信息的个性化、人文化,把信息传播服务的新理念引进到媒体的经济运营中,颠覆了传统的媒体经营概念。新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个媒体。新媒体的运营管理主要依靠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网以及局域网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并且传媒媒介变得多样化,由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等媒介进行影音图上的传播。同时用户能够自主的选择想要了解的信息资料,并且传播者能够及时反馈受众的信息的,加强传者与受着之间的角色互动。
新媒体传播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又以拓扑结构而存在。信息在传送过程中不依赖与任何一个中心节点,从新媒体理论中来看,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互联网络中的信息者、接受者和传播者,使得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角色都能在传、受之间转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精确的互动传播交流。这一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介是巨大的突破。传播媒介无法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及时互动,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滞后。并且传统媒体在向受众传播信息中,受众作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对于信息没有自主的接收权,这也是传统媒介逐渐落寞的一个原因。
如今,大众传播中媒介的重要功能是收集社会中的各种资源,比如商务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贷资源等整合到传播中介平台上,再利用便捷的网络传播渠道传播信息资源。传播形式、内容以及信息反馈上都随时触及到社会群众的生活工作。新媒体的优势相比传统媒介对于信息市场来说有明显的优势,对于民众的生活娱乐圈有了更多选择的内容,对于新兴传播交流网络平台比如博客、微博、MSN等,传播交流中都体现出了个性化、情景化以及趣味性能够满足受众在传播交流中的某种个性情绪或者行为。其网络具有公开性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信息有单调单板的文字转变为可视影音图像。对于受众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媒介之间为了吸引受众也不断的加强了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新兴媒体产业存在巨大的潜伏商机。
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发展,首次让人们进行随时群体互动和即时通话交流成为了可能,也使一呼百应的互动活动有机会实现。在以往的时期,想要将一群人聚合起来,并且让他们有一致性的行动,就必须进行很多组织和传播的活动,人力物力耗费很大,它对人之间的交流有着很多物化的要求,而且对组织的要求也很高。到了现在,互联网成为了全球化交流合作的工具,而每个个体网名都拥有了互联网使用权限,并不是某一个团体或者组织独享此权限。如今这个时代大众传播已经无法像以往那样达到垄断的地步,传统的媒体已经无力拥有在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垄断力。数字化传播在技术和形态上面具有多样性,将大众传播中的人类交流方式进行了完全的改变,也重新地改写了各类媒介的生存状态。所以,重新构建媒介和传统媒介产业,对传媒经营方式进行转变,这一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行为。
新媒体要依赖于传播的形态与数字技术基础,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以帮助进行资源交换。这个信息平台具有其虚拟性,拥有数字传播技术,在它上面传播和交换信息,可以极大地降低用户交易成本,倘若此活动具有普遍性,必将为数字媒介产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挑战。美国纽约大学的克莱舍基教授在其作品中分析了以上所说的现象,他说“未来的社会将变湿”,互联网会变成一个犹如加湿器的事物。以后网络和新媒体时代不会只靠如技术和代码之类的软件来促进发展,而将会依靠如社会性和理解场的“湿件”推动进步。以互联网协议为基础的网络通讯同用户进行交流,使得人情味充满了“湿乎乎”的感觉。在这个“湿”的世界中,我们不用受到如同机关和工厂制度的约束,不用被迫群居于一地,可以享受自由的空间,可以借助“湿件”的功能和计算机软件,轻而易举地在互联网上组织形成各种群体,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去进行某些活动和项目。著名的克莱教师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对处在新媒体时代中的世界里的“湿”景进行了描写:如果有一个女士不小心将自己的手机丢在了公交车上面,她可以利用互联网功能去到论坛发帖,寻求网友的帮助,这样一来很可能有网友会偶然找到这位女士所丢的手机。
网络是虚拟中的世界,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交集。但是媒体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打响企业自身的品牌,千方百计的策划一系列的活动吸引受众的注意。就比如前段时期,广州市中心街区出现大批跪爬人群,这次活动是由广东某网络推手为了扩大网站的知名度而一手策划关于虚拟和真实生活“成功”案例。将商业活动与网络宣传相结合的手段,使活动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在南方评论中对此事件这样评论:“不宜局限于网络事件本身而应由此漾开去进一步探讨网络社区所带来的新的传播环境.以及这种传播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属性及其社会意义。” 网络平台中的私人空间充满了个性化的特点,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又具有无限性、无限量性等特征。所以,媒介企业要抓住在虚拟空间营销的特点,将海量的信息字符汇聚在网络交流平台上,而网络的互交性是最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渴求。同时虚拟网络市场中,形成一条资讯产业价值链,以此来满足经济市场竞争的要求。
如今,对于媒体产业的发展,媒体内容有没有做预先的准备、设计、策划是媒体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传播媒体能不能策划出新颖而又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活动,也是媒体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对于网络媒体策划人员来说,有无自我策划意识是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媒体策划的自我策划意识就是根据媒体企业的定位及对媒体品牌整体风格的设计,基于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和了解,对自身企业进行定位,并且在内容风格、形象定位、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准备和设计。不同板块的内容需要不同风格形式。现今的新媒体传播企业林林总总,如目前较为知名的几个网站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以及人民网,在网站排版编辑上有很大的不同。
腾讯网、新浪网虽说是综合型网站,但是内容偏向娱乐,所以媒体整体较为活泼。而凤凰网与人民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凤凰网用户言论相对自由。不同类型的网站对内容的要求除了在娱乐性、消费性、大众性等方面具有共性之外,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思想素质、语言风格以及网络引擎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新闻类板块的需要网络编辑有敏锐的新闻素质和洞察力,及时将国内外重大的新闻事件更新在网络上;综艺类板块的编辑在字里行间中体现一定的艺术修养、活泼的语言风格;体育类板块则要求主编人员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解说现场反应能力以及与受众互动的激情;而社教、经济类板块的网络主编更需要具有相对专业的知识储备。
这使得策划人员和网络编辑一定要有自我策划意识,明确企业的优势所在、劣势所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站风格。策划人员进行企业自我策划有助于媒体产业品牌名声的有效传达。网站角色风格的完成是媒体产业化的过程,作为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学会塑造自己风格,发挥新媒体企业的优势,顺应大众的要求。受众希望媒介中既能获得信息,同时又能获得娱乐性。
传统的网络新媒体中,信息资讯网站和网络搜索引擎是分开的网站。而如今,新媒体传播产业的经济营运产业模式中将其整合到一个网站中,并且还将人文化、个性化的网络交流平台融入进新媒体结构中,使得新媒体产业结构形成网络传播和销售的一体化的新格局。在传统的媒介中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操纵者,同时也是信息资讯的传播商,把信息贩卖给企业、受众。
为了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只能单纯的依靠媒体企业的自身名牌力、影响力去吸引投资商,在网站上投放广告。所以,目前媒体招商广告的竞争十分的激烈。网络媒体的营销模式也逐渐向广告资费、服务费以及VIP会员费的新理念转变。对于一个成熟的网站来说,用户的注册数量决定的网站的影响力和广告投放的价值。网络信息模式的到来,将所有信息都能转变为下载模式,这也成为了新媒体经营中必须要挑战的媒介生态。
新媒体的发展,将电子数字传播技术与互动性、特殊性和开放性的营销模式引进到媒体的经济发展中,颠覆了传统媒介管理营运的模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新媒体信息“交易”中,使得新媒体数字平台成为一个平等自由、没有区域壁垒的开放平台。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能够进行虚拟的网络市场完成信息传播与信息交易。任何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的信息资讯,使得其他受众在网络平台中关注、跟帖等。新媒体传播形态产业化的重构,也是网民对信息资源的组合、整理和收集。因此,媒体产业化重构已成为新时期媒体企业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媒体企业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经济管理保障。
[2]尹连根.西方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社区社会属性研究们[J].深圳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l(4).
[3]莫智勇.新媒体传播形态及产业化传媒重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03).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音频文件在网络媒体中的顺利传播成为现实,从而使网络媒体对于广播媒体的直接竞争开始突现。本文以“流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媒体为考察对象,分析了流媒体带给网络媒体的新变化、广播媒体所面临的挑战、生存机会,并提出了广播媒体的生存对策。
当我们在网络上尽情享受美妙的在线 音乐 、欣赏精彩的flash动画、观看感人的在线电影的时候,“流媒体”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在线广告、网络广播、网上直播等流媒体形式以其直观、互动、实时等特点,超越传统的文字、图片等静态信息载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网络用户的注意。数据表明,无论是接触频度和范围,还是市场的前期投资反响,都毫无例外地显示,未来属于流媒体。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等it业界的重量级人物,也都对流媒体的未来非常乐观。
2006年,流媒体的 发展 更是来势汹涌,一日千里。直播点播、internettv、p2p流媒体、iptv,视频监控、可视电话、视频会议、音乐视频网站、网络游戏,流媒体几乎在音视频应用领域中遍地开花。广播一向被视作四大媒体中的弱势媒体,流媒体时代带给广播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给广播以前所未有的机会。“流媒体时代”的春天会不会是传统广播的冬天?还是随着流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广播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二个春天?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指的是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即在因特网上以数据流的方式实时音、视频多媒体内容的媒体,音频、视频、动画或者其他形式的多媒体文件都属于流媒体之列。流媒体是在流媒体技术支持下,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到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就可以即时观看的多媒体文件。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音频、视频文件得以在网络媒体中顺利、实时地播出,人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顺畅地收听广播、观看影视节目,还可以直接收看赛事实况直播。以前需要通过收音机、cd机、电视机来收听、观看节目,现在只需要一台 计算 机就可以全方位覆盖需求。网络媒体也由以前单纯地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发展为对动态的音频、视频的传播,这是对网络媒体功能的拓展和传播价值的整合。流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大大节省网络用户的下载时间,而且使网络媒体与传统的广电媒体在互动、实时、直观等传播特征上,开始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流媒体技术使网络用户不再需要经历漫长的下载等待时间,就可以实现在网络上收看、收听影音文件,这一模式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播出极为相似。同时也意味着,网络媒体对传统广电媒体的冲击线月,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progressive networks公司(即后来的realnetwork公司),在美国全国广播者联合会上推出了一种名为realaudio的软件,实现音频在因特网上的实时传送以来,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络音频、视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一组来自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2000年在网上访问流媒体的人数增加65%,西方网络发达国家访问流媒体的人数已达到1.1亿人,约占网民的1/3,在亚洲也迅速增加到2500万人,将近网民的1/9。
自1920年美国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正式播音以来,广播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作为宣传战的最锐利武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自从电视出现之后,广播作为媒体的地位开始衰落。由于广播稍纵即逝、形象性差等劣势,在电视蓬勃发展、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广播更是难以在日趋激烈的媒体大战中找到本应属于自己的位置。
“大霹雳的前十秒种——刹那间,眼前诸象皆改观。”贝若斯如此形容网络的骤然降生。网络媒体的优势不需多说,除了公认的互动即时、开放性、信息海量等特点之外,网络媒体还有一个突出的独有特征,即高度的整合性,也可以称其为多媒体性。从技术手段上来看,网络媒体几乎将所有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悉数囊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互联网被称为“媒介大融炉”并不过分。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初期,由于带宽等因素的制约,网络媒体仍然以文字和图片信息的为主,而要顺畅、实时地收听、收看影音文件则在技术条件的限制下还有一定的困难,但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出现,边下载边收听、收看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人们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来收听和收看。而且,众所周知,宽带是网络发展的主流,随着网络带宽建设的不断发展,网络广播和网上电视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事实上,目前在网络媒体中,流媒体已经被大量地运用,而且深受网民欢迎。
目前网上广播主要有两种形式:直播——即时播音(live)和点播——随选播音(audio-on-demand)。前者的形式与目前的广播相类似,即按照固定的节目播出表的节目时间播出广播节目,只不过听众收听节目的硬件设备是计算机网络,这种形式只是在接收载体上与传统广播有所区别;而后者则是在网站中存放广播节目,听众可以在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点播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与传统广播相比,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上广播具有很多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范围大。网上广播不受传统广播覆盖范围的限制,可以超越更广大的地理空间,进行全球化传播,各种功率的电台获取听众的机会更加平等而广泛;
2、多媒体性。传统广播传播信息的载体相当单一的,即仅通过声音,这也是传统广播被视为四大媒体中的相对弱势媒体的一大原因,而且其稍纵即逝、过时不候的信息传播特性也使其在媒体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网上广播则大大弥补了传统广播的这一先天不足,结合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传播载体,可使信息传播的丰度和厚度大为增强;
3、互动性。互动是网络媒体的一个天然优势,双向交流使得网上广播突破了传统广播“我播你听”的被动模式,使听众可以随时按照自己的意愿调整收听过程,网上点播是对听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的最好佐证;
4、可检索性。网上广播的技术优势使得广播电台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资源库成为可能,同时也为听众对广播节目资源的搜寻检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广播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
5、全新经营模式。传统广播电台基本依靠广告作为其收入来源,网上广播则为广播电台的这种经营模式提供了新的角度,即对节目内容资源的经营上的转变,付费收听节目可以成为广播电台生存的新方式。
1995年8月,美国abc广播网首先利用网际网路进行全球播音。如今,已有约85%的美国区域性或全国性广播电台都开始了网上播音。dataquest的数据显示,1998年时,因特网上已经有2,500互联网广播电台,这一数量在1999年时增长到了2,700万。据统计,目前因特网上每周约有45000小时的广播节目,58个美国电视台提供web广播,34个电视台提供点播服务[1]。有近半数的跨国 企业 公司在内部使用流媒体实现web广播。据英国bbc的克里斯·韦斯科特在《新媒体变革对bbc的影响》一文中所提到的,12岁以上的全部美国人中有22%,即5,000万美国人曾经访问过一个广播电台的网站,在广播网站的访问者中,46%的人停留长达20分钟以上[2]。
据统计,到1999年初为止,世界各国建起网络广播电台1500多家,其中从1995年到1997年两年间,美国已经有85%的广播电台建设了网络广播,到1998年上网的电台超过了2000家。1996年12月15日,广东的珠江 经济 广播电台首创我国广播电台上网的先例,到2000年5月底,我国的网络广播已经达到100多家[3]。《世界广播电视 参考 》的资料显示: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听到100多个国家的1550多个网上电台的广播。截止到2000年7月,著名的yahoo中文在“电台”的检索字串下,已编入了15个类目和347个网站。荷兰电台的节目总监马克思说“现在有超过6000个电台在互联网上各种形式的流式音频。”[4]
流媒体技术给网上广播带来的全新气象固然势不可挡,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播媒体就此失去了生存机会。历次传播革命给了我们这样的认识,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也就是说,新媒体的诞生并不会使旧媒体消亡,而是新旧媒体共进共荣;而叠加性状态又导致了整合性状态,即新的媒体会以整合了旧媒体传播优点的特征出现。
流媒体技术在技术上的进步,也遵循了人类传播革命发展的 规律 。传统的广播媒体在新技术的促进下,并不会消亡,而是会对其功能与价值进行整合,以自身的调整来适应技术变化带来的冲击。
在流媒体时代,传统广播依然具有自己的生存机会,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广播媒体已经建立起自己独有的、其它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优势,这种优势将转化为流媒体时代下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其二,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上广播在实现上还面临着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在网上广播从技术到内容的全面完善过程中,传统广播必将找到与因特网结合的最优化模式,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事实上,如果洞悉广播媒体的固有优势,就不会对广播的发展前途悲观失望。因为广播的某些独有的优势,可以成为“流媒体时代”广播生存的新契机,迎来传统广播媒体的“第二个春天”。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广播的固有优势所带来的发展新机会:
1、伴随性。广播媒体伴随性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收听广播节目只占用了听众的听觉器官,并不影响眼、手、口等器官的正常活动,听众可以在从事其他活动时(如做饭、散步、旅行、锻炼等)兼顾广播节目的收听,大大提高了广播媒体的使用率。伴随性的优势在网上广播中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因为网络用户在上网浏览网页、收发邮件、聊天的过程中,占用的只是视觉,其听觉处于闲置状态,而广播伴随性的特征使其在不妨碍网络用户视觉运用的同时,可以顺利完成依赖于听觉的信息传播。网上广播可以顺利避开视觉层面的激烈抢夺战,并转入后台工作,作为背景声音完成对用户听觉的占用。
2、低成本。与电视相比,广播节目的运行成本相对低得多。无论从规模、数量上来讲,广播媒体要完成一个节目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要小得多。相对电视节目的上网,广播节目上网只需调动音频资源,从技术角度看广播上网比电视上网简单便利,从成本角度看广播上网也比电视上网成本更低。
3、高普及率。广播是普及率最高的传统媒体,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相比,广播由于通俗易懂,不受文化程度限制,只要是听觉正常的人都可以接收;与电视媒体相比,广播体积小、携带方便,流动状态也能接收,而且接收装置价格低廉,尤其在
由于起步较早,国外广播界的 发展 经验对我国广播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广播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就开始摸索广播电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成功,而现在我国广播界也已经开始在专业特色和个性化战略方面进行了尝试。同理,在广播与 网络 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国内外有一些广播电台已经做得相当成功。借鉴一些成功的例子,对于更好地认识广播在“流媒体时代”的生存不无裨益。
英国bbc的网上广播。2001年3月,英国bbc首次实现了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网上直播采访。这次访问既有声音,也有图像,并进行 英语 和俄语的同声翻译。在电脑屏幕底端还有显示向普京总统提问的机会的比例,并编辑了有关普京总统执政第一年的资料。在bbc的网站上,网民们可以浏览此次采访的全部内容,包括普京先生的所有讲话和向他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通过网上直播,全世界公众都获得了向普京总统提问的机会。这次网上直播采访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对普京总统采访时,bbc网站收到了大量的关于此次采访的e-mail提问和评论,共计24000件,且来自世界各地。
日本的网上广播。日本的网上广播大致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把无线电广播里的节目原封不动地通过因特网广播;二是广播与因特网的互动节目;三是专门在因特网上播出的节目。自1999年4月开始,日本七家较大的商业广播电台就开始通过与微软公司合作,播出具有个性且具有因特网广播特点的网上广播节目。如“tokyo-fm”电台于1999年7月开始的《tfm即时剧场》,最早使用了活动的画面,用了5分钟的电影画面剪辑介绍最新的电影;被称为开发了因特网上的“广播新娱乐方法”的《山田的有限弧度》属于第二种形式的网上广播节目,当地面广播节目播出时,网上的节目主页就会出现主持人和节目小宠物主人公的网上漫画,而漫画中主持人和小狗的变化是根据用户听众的反馈意见来左右的,深受日本听众、网络用户和广告商的欢迎;而“文化广播”的《望世界》和《因特网广播·在网里相见》则属于第三种形式的网上广播节目,这是专门针对卡通电玩迷们编排的因特网节目,由卡通片的配音演员与特定的因特网听众相互交换电邮地址,向传统广播本体进行挑战,希望把很少收听广播的电脑一族——年轻一代吸引到广播里来。
香港电台的网上广播。1994年12月香港电台率先进行“香港电台联网版”的网上实验服务,以提供新闻演示文稿及少量电视及电台节目为主。1995年9月17日上午7时起,香港电台运用同步直播科通过互联网36小时向全球直播电台选举新闻和节目,成为世界上首个应用同步直播科技进行36小时直播的电台。1997年6月,香港电台在互联网上进行连续48小时视像直播报道有关香港回归的各项庆祝活动,吸引了全球25万人次的收看和收听,到访其网站的人次高达900万。2000年4月,香港电台全面拓展网上广播服务,每天直播全部6个电台频道、所有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节目(每周共7小时视像节目)、提供中文新闻文本。
中国 国际广播电台。1998年12月26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网站()。1999年底,国际台网站已初步形成了华语(包括普通话、粤语、繁体字)、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共九种语言的广播节目文字和声音上网。在国际台的网页中目前已经链接了实时收听和节目回放,在节目回放中还会放上文字稿,以满足用户收听和学习需要。
自1995年推出第一个互联网流媒体播放器以来,流媒体的应用呈爆炸性增长。到2004年,流媒体市场有着巨大的收入潜能,其中为消费者服务创收90亿美元,内容提供商创收28亿美元;全球将有1000多个流媒体网站,2亿多小时视频流。去年在网上访问流媒体的人数增加65%。亚洲访问流媒体的人数迅速增加到3500万人,将近网民的1/6。到2007年,流媒体发展的重点将从以“流”应用为中心转移到以“媒体”为中心,随着iptv以新媒体的身份出场,将流媒体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6]。
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根据资料整理显示,移动流媒体作为移动多媒体业务的一部分正逐步受到重视,市场将不断扩大。预计到2007年,日本的移动流媒体用户数量将达到2144万人,其次是德国和韩国,而预计中国将有超过190万的用户数[7]。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流媒体的时代已经来临。事实上,从技术角度、网民数量的增长,以及宽带的逐步普及等角度来看,流媒体的应用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政策因素、版权等各种相关问题的制约,流媒体的长足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环境催化。传统广播媒体要想在“流媒体时代”下生存并得到不断发展,就必须懂得与网络媒体进行正确有效的合作和功能、价值的整合,从而实现双赢。对我们传统广播媒体而言,必须利用这个时间差,跟上发展的潮流。
“流媒体时代”的到来并不可怕,反而是传统广播焕发“第二春”的绝好契机。由于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传统广播在传播特征上的不足得到弥补,传统广播转瞬即逝、选择性差、直观性差的弱点得以修正。通过流媒体技术,人们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段落,反复多次地收听,同时可以配合文字、图片等各种其他载体,丰富广播内容的传播形式。
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广播媒体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冲击,重要的是要在这种发展中学会变化和调整。正如bbc的克里斯·韦斯科特所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8]对广播媒体而言,重要的是应该学会怎样更好地改变。
[1]《宽带网络的发展将使流媒体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 .cn ,2003/9/26,19:56。
[2][英]克里斯韦斯科特,《新媒体变革对bbc的影响》,选自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3]张潇潇、郑一卉《中美两国网络广播现状的比较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3期。
[4]杨叶青《论网络广播——网络广播现状和经营理念》, ,传媒学术网,2003/11/22,21:30。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23日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所谓“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有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的一种媒介体。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所具备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地位对等的交流,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这种“全民DIY”式的信息与思想的传播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彻底颠覆,使新媒体内容传播模式呈现多根网状,原创性日益增强,从而构成了自身的一种传播艺术。
由于实现了个人成为传播主体的大众梦想,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所涉及的人类生活的广度、对各类问题所讨论的深度以及传播形式的多样性都是空前的,而且已经涉及和全面展现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文化形态,并针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精确传播。这种个性化的范围完全可以缩小到单个个体,使得“个人化精准传受”一词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分众时代新媒体的代名词。
新媒体它的传播方式是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本语言的一种新艺术形态,其中涉及到了计算机技术、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体。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样一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所以新媒体的传播艺术内涵,同样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这就促成了人类个体在传播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会产生极大的改变。根据这样的传播特点,我们可以大致综合为三个方面。
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改变了民众阅读习惯,让人类真正走进信息交互世界的互联网。民众可以通过数字化模式广泛且深入参与过程的媒体艺术形式。
这其中表现为技术性更高,边界开放,存储容量大,读取方便。这主要表现为多媒体并置、多感官综合的一种体验。在计算机、云存储影音媒介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让大众在虚拟场景中将视觉、声音、触感一并体验。从这一方面来讲它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介带给民众的单一视觉体验。这种多感官的综合体验特点,是传统的传播艺术形态无法达到的。
新媒体可以凭借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云技术,将文、图、音、视频分割或合并进行通讯传播,因此具有层次多样、开放性高的特点。这就使得接受者,同时也可以转化为后续传播者。这就好比民众共同参与的一个“游戏”,每个人之间都产生了互动,通过接受某一个所传播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会,然后继续的传播下去,从而转化为新的内容创作者。这是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这种传播结构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国别和空间以及时间的局限性,充分体现了科技与传播艺术的融合。
当前随着科技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首先搭建成了一个公共平台。这种平台如今基本形成的框架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个人信息公开展示;第二是共享与分享;第三是为社交空间的搭建。这三个方面的构成使得新媒体传播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这写对于新媒体传播媒介机构具有新的促进意义。
首先是“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这主要体现在节目制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管理理念方面。将来融合型的新媒体将会是自动化、移动化、高度人性化,高科技加传媒终端广告形式。追逐经济利益的根本动力下,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将成为未来传播市场的关键所在。其次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传媒专业日趋受到社会的重视也反映了传播媒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更是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发展。
如今在新媒体传播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面临越来越多的虚拟的媒介,人与人之间通过这些虚拟的媒介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创作他的文学、音乐和影视作品。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及其价值观都表现出针对新媒体这种传播模式的兴趣。他们利用这一媒介找到自己所需的文学艺术作品接受以后,又继续去传播他们的作品以分享。
由此可见,新媒体给我们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是最根本的一个变化,这是质的提升,也是科学技术与媒体传播艺术的融合。
了解衡量新媒体传播价值的重要参数及其相互关系,将可以帮助企业在制定新媒体传播计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该如何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及其品牌特点的新媒体传播策略框架,以明确传播方向及目标:是为了增强品牌曝光率、提升活动参与度,还是巩固行业影响力?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参与互动活动,提升用户忠诚度,还是为了增加产品试用率从而促进网络销售?不同的内容重点和目标方向会引导企业采取不同的新媒体传播手段。
在新媒体营销时代,人们将更倾向于相信那些与自己建立起个人关系的品牌,所以不同的媒体传播手段,在不同阶段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例如高度个性化的传播手段能够有效增强用户对品牌的拥护度及忠诚度,所以有高度针对性的博客行销、社交网络营销就更具影响力;与此相比,传统媒体传播的方式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是基于大众传播,覆盖率广,所以有助于建立初期的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但与其他新媒体传播手段相比,在提升品牌好感度及拥护度方面的作用则相对微弱。
基于此,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建立简单、科学、系统化的测量及效果评估模型,是将企业及品牌传播价值最大化、长期化的必要前提。当前比较通用的新媒体传播效果评估的测量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考量:
1曝光率(Exposure):即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及信息产生了多大的覆盖率,有多少目标受众看到并关注,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曝光率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站访问量、点击率、搜索率、转载率、回帖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定量评估;
2参与度(Engagement):即谁、在哪里、通过何种形式与企业及品牌进行对话并参与了互动交流?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的最大区别就是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及个性化,使得每一个消费者都变成了意见领袖,可以随时影响其他的消费者并与企业、品牌进行平等对话。参与度的衡量可以通过网络登录、用户注册、互相关注、回帖、跟帖、转发等等具体参数进行定量评估;
3影响力(Influence):即衡量传播怎样并且多大程度影响了目标受众和参与者的态度、认知乃至消费行为?对传播影响力的评估需要在长期、系统化的范畴里持续进行,以对目标受众及参与者的言论、态度、行为等进行长期、持续的监测和定性分析;
就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用户在我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出现似乎成为一种必然。手机报、手机电视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成为2005年中国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新闻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竞争压力的促使,各报团、各电视台对手媒体的青睐就不难想象。但是,在欣喜与兴奋之余,对手机媒体这样一个新鲜事物需要的是更多的冷静。毕竟,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仅仅是个开头,并不意味着真正底的成功。要让这种新兴传播渠道下的传播行为,得到受众的认可并良性的运转起来,需要我们对有正确的认识。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运行特性:我们知道,大众传播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社会各利益团体;三是受众监督。在新闻媒介逐步市场化运营的今天,社会各利益团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广告商的影响。因为广告收入是新闻媒介运行发展的“粮草”。所以,无论是传统的三大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介,都得腾出大量的版面与空间为广告商摇旗呐喊。而手机媒体传播在这方面可能要成为完全的另例。手机报、手机电视的运行中,不可能像报纸、电视那样大量刊登广告,甚至广告将在手机媒体中消失。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1、手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广告的传播。手机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的方便性、快捷性与有效性。然而,正是这些优点决定了它的物理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这不符合广告商通过大版面、有冲击性的画面、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初衷。另外,手机的基础功能依然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
2、手机媒体传播的“微妙身份”不容许广告出现:我们知道手机传播(手机报、手机电视)是新闻媒介和通讯运营商合作的结果。虽然,手机媒体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但我们更为清楚的看到:手机报或手机电视实际上是通讯运营商开辟的新业务。只有手机用户选择了次业务,才能建立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传播与接受的关系。而通讯商与手机用户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纯属商业行为。两者的行动都要受到事先签定合同的制约。如果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出现了广告,都属违反合同的举动,不会被受众接受。
(二)、手机媒体播内容、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所以,了解与研究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对于手机媒体的运行与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受众确立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四方面的因素:一是传播的受众特性: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他们决定传受众区域;二是受众职业和身份;三是受众的年龄;四是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就手机媒体传播而言,主要是后三者。通过手机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是手机在新形势的附带功能。而且与其他媒介相比,画面不及电视,声音不及广播,报道深度不及报纸,综合性、丰富性不及网络。这种情况下,使用手机媒体就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是非常手段。我们也就不难总结出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来:生活节奏快、文化教育程度高、年龄基本上趋于中青年的高收入者。[page_break]二、对手机媒体传播两个特性的认识:手机媒体传播没有广告,以及受众的窄化。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手机媒体传播将靠什么来维持生计?这可能是许多人的疑问。但如果我们把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别有洞天:
1、手机媒体它不是独立的媒介,是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新情况下的延伸。它将以内生性收入为主,即靠自己的新闻产品的出售为主。我们知道,与内生性收入相对的是外生性收入。这会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大幅度动荡。最为关键的是,内生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去的比例越大,媒介的经营自就越大。所以,手机媒体一方面开拓了本媒介的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媒介收入内外平衡和提高媒介自主经营有积极意义。
2、受众明确,对新闻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前面提到手机媒体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广告,以及分析了受众集中,窄化等特点,再加之手机本身传播的有效性,从而对手机媒体传播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以手众为本位,向他们提供真新闻好新闻。
上面分析了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及对特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手机媒体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手机媒体对新闻选择的需求: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对传播媒是普遍适用的。而这里我们所说的手机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衍生物,适用新闻选择自不必说。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手机媒体的特性,在新闻选择四大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的基础上,总结出适用手机媒体新闻选择的标准:
1、强调新闻真实性,新鲜性,真实性新鲜性是显示的生命,手机媒体要传播新闻,必须这一原则,强调向受众提供新闻的线、突出新闻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服务性,趣味性
新闻体裁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的报道样式的统称。有消息和通讯两种体裁。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来报道新闻,既取决于新闻本身,也取决于不同媒介的特征。就是同一体裁、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介下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分析适与手机传播的新闻体裁,对于手机传播也至关重要。前面提到手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传播新闻只是手机在新形式下的附加功能,而且受众集中、窄化,这些也就决定了手机传播中所提供的新闻信息要新鲜、明了、简练。消息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间接的方式、最凝练的语言向受众传播最大信息量的一种常用体裁。可见手机传播的要求与消息的特征是吻合的。而通讯要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议论、抒情等,则不适合手机传播。
1动态消息:“迅速简洁的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既是它的定义,也是它的写作要求——要迅速、简洁。手机报、手机电视中更需要强调这一点。
2综合消息:即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综合。当然,这里的综合有别于报纸、电视等。在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的综合要强调围绕新闻点去综合。即根据受众关心的核心综合。比如,对于西甲的报道,你的受众市是皇马的球迷,那么这个消息的综合就得围绕皇马展开;再比如报道一场比赛,手机媒体中不能按照比赛的进程报道,而应围绕比赛结果进行。当然现场直播除外,另外这样的综合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受众深入了解的基础上。[page_break]四、手机媒体传媒带来的其他问题
1、手机本身的问题:伴随着手机报、手机电视的推出,在手机行业必然要掀起一股风暴。什么样的手机既能够完成通讯的基本功能,又能适合手机传播新闻消息,将是风暴的核心。这也就必然带来一次手机换代的浪潮。
2、新闻媒介内部的问题:手机媒体要发展下去,与通讯公司的合作势在必行。虽然两者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办好了将是双赢的结果。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理念融合、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也将对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新闻媒介研究。
当前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在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适应时展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互动性差、传播单向。传统的电视媒体也往往只是线性传播,传播形式往往是由中心向四面传播,单向传播方式往往只能够是由观众被动接受信息,而不能做出反馈。电视媒体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这样的特点会导致实际传播过程中会形成终端个点的彼此孤立,没有联系。传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无法进行有效联系。
2)内容差,形式单一。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电视新闻类节目往往是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数节目都是模仿央视,内容来源也比较单一。从形式上来看也是比较单一的。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地话就必然会影响到实际工作质量。对于这些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获得了较快发展,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将能够重新焕发生机,重新得到科学合理地应用。在新时期新闻媒体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把握住电视媒体技术同其他技术之间的联系,要大胆创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应用。
1)增强传播透明度。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过去电视媒体的信息内容、生产以及传播方式。在新的形势下新闻媒体要想适应新形势就应该采用新的传播策略,要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民间话语、百姓话语来直面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增强传播透明度,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公众获得信息原以及线)逐步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以及沟通感。用电视媒体技术来传播新闻应该看到,它在互动性方面不敌微博,微信等媒体。但是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互动以及反馈等形式来多向进行。在应用电视媒体技术传播新闻的时候要逐步增强互动性,要鼓励观众利用微博、微信以及互联网等手段来发表观点、参与节目以及表达意见。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民间各类微信息源的整合力度,要让大众成为媒体人,民间记者的存在将能够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活力。
3)增强存量资源,利用网络储存。在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电视节目内容制作以及提供等方面将会更具优势,在今后应该继续提升新闻类节目在网站上的节目存储能力,电视新闻媒体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网站,进而能够使得新闻品牌能够在其他媒体上被重复消费。这能够给新闻媒体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大力推广的一种形式。
为了解大学生微媒体传播“正能量”现状,课题组对湖北两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25份,有效问卷523份,有效率为99.6%。“正能量”传播体现的是大学生对媒体的解读和运用能力,是一个抽象的综合能力体系。为便于量化分析,课题组将评价工具分解成具体的、直观的指标体系进行衡量,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为依据,从五个层面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这五个层面包括:知晓认知层面、接触消费层面、理解领会层面、质疑批判层面、评估判断层面。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级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计算各级指标的信息熵(称为熵权法)。表1显示:接触消费层面所占权重31.3%,对传播正能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评估判断层面,权重为27.2%;知晓认知层面和质疑批判层面影响相差不大;影响最小的是理解领会层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接触消费媒体自然会对媒体上的信息增加了解,进而决定是否传播正能量;而媒体的认知和评估也当然是影响正能量传播的重要原因。为更好传播正能量,可以通过改善这几大层面,大力加强对正能量影响大的层面,改善影响较小的方面,减轻薄弱环节使之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我们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定量分析正能量传播的好坏。由于考核的一级指标较少,故建立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因素集。主要是选择知晓了解、接触消费、理解领会、质疑批判、评估判断5个层面作为因素集。确定评语集。对微媒体传播正能量情况分为好,一般,较差,差四个等级,分别构成评语集。熵权法确定因素集的权重。确定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主要根据问卷中各因素的百分比来确定。模糊综合评判,使用模糊算子,进行矩阵合成运算,得到评价向量B。最后计算可得出:B=[0.0986,0.3039,0.3899,0.2076]由此可知,较差等级评分是最高的,与一般等级相差不大,相反好与差两个等级评分较低,特别是好等级,只有0.0986。根据模糊数学的最大隶属原则,0.3899最大,对应较差等级,所以给出的评判结果是:大学生微媒体传播正能量情况较差。例如对于微媒体正能量的了解,59.5%的人认为是激发思考,给予启迪,然而公众定义的正能量,社会公益救助只有36.9%,反映大学生对正能量一词比较陌生。调查结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使用微媒体传播正能量情况较差的现状,这与微媒体上信息的鱼龙混杂相关,对微媒体认知较少,更与大学生不恰当使用微媒体紧密联系。
通过大学生微媒体传播正能量的评价体系,根据调查结果,利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大学生微媒体传播“正能量”调查基本结论如下:(1)大学生微媒体传播正能量整体情况较差。证实了它受知晓认知层面,接触消费层面,理解领会层面,质疑批判层面,评估判断层面的影响,按影响权重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是接触消费层面、评估判断层面、质疑批判层面、知晓认知层面、理解领会层面。(2)对于知晓了解层面:大学生微媒体已经深入人心,但大学生对各类重要信息的知晓了解度较低;对于接触消费层面,大学生接触和使用媒体时间较长,消费不很合理;对于理解领会层面,大学生没有深刻理解媒体的影响,不能正确领会其作用;对于质疑批判层面,大学生愿意关注正面信息,消极对待负面信息,缺乏质疑批判精神;对于评估判断层面,大学生缺少对重大事件的正确评估,不能很好地判断评估,进而传播好正能量。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媒体观。其实质上是人们对于微媒体的认识。其中包括:微媒体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正确地使用微媒体,怎样避免微媒体所带来的弊端等相关的问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增强对微媒体的认识,树立责任意识,提高自律能力。其次是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在微媒体这样的环境中,传统的道德观和网络观发生了碰撞,在现实中原本被认作是错误的、不道德的事情反而被网友们所追逐和向往,而在现实生活中所崇尚的道德观念在一些网友看来却是那么的不以为然。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同时还要时刻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异同,促使其适时转换角色,有意识地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中来。
理解领会层面应该是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项目,并适当加强大学生对媒体接触内容和消费的认识,从而使得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媒体信息,这是大学生利用微媒体传播正能量的前提。同时,大学生也要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能够做到对网络资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此外,在具备良好认知能力的前提下,大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媒介素养,不能随波逐流,并积极参与网络评论。再者由于所调查群体中对网络理解层面参差不齐,故而我们可以适当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对微媒体上信息的理解领会能力。
把微媒体传播正能量融入课堂教学,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并积极推广和贯彻实施。首先明确传播正能量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其次,应该把正能量纳入基础正规教育体系,建立专业课程,制订课程大纲,配备专业教师和配套考试体系。总之,积极调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参与,把媒体正能量教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全方位地提高我国公民的媒介正能量水平。高校思想教育者应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媒体的属性和特质,准确解读媒体内容,从而进行理性地分析、批判和评估,并培养理性媒体消费能力,从而对微媒体信息进行有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