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主页(BA娱乐)主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9-29 23:18   

  主页(BA娱乐)主页新聞報道策劃不同於一般的內容生產業務,是一種“非常態”的內容生產方式,是媒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全媒介轉型中進行整合新聞報道策劃會遭遇哪些問題?整合新聞報道是依循原有的規律,還是選擇新的運作路徑?這都是業界和學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全媒體轉型過程中,新聞報道策劃的特殊性首先體現在新聞呈現形態的多媒體化和發布終端的多元化上。

  西方新聞實踐的案例已經証明,在全媒體轉型中,內容生產依然處於核心地位。但是很多媒體將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投注於推出新的媒介形態和內容產品,忽視報道質量的提升,這就使報道形式的全面與內容質量的優質之間產生了難以平衡的現象,這種現象在率先推行“全媒體”實踐的美國新聞界已初露端倪。 國內知名刊物《三聯生活周刊》的總編朱偉在接受新浪傳媒的採訪時提及他們並不會走全媒體路徑, “《三聯生活周刊》有六七十個記者,他們每人要為《三聯生活周刊》每周寫兩頁的稿件,才能夠保証《三聯生活周刊》正常的出版。現在我給你增加

  了任務,你第一項要去拍一個視頻,他就增加了工作量,增加了工作量以后就會影響到給刊物寫稿。如果說一個媒體犧牲掉了自己的個性,全媒體有什麼用。 ”魚與熊掌難以兼得,其實《三聯生活周刊》並不是沒有推出新型傳播平台,其官網建設和 iPad客戶端的推行上都屬於同類刊物中的佼佼者,朱偉的表達是對一種隻重渠道鋪陳,忽視內容個性的“全媒體”擴張式路徑的批評。

  那麼在設計整合新聞報道方案時如何選擇和使用新聞發布平台?從目前的技術發展和市場狀況看,全媒體轉型中有較大市場空間的發布平台主要包括兩大塊:其一是傳統媒體,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其二是基於互聯網的新型媒體平台,包括媒體網站、微博集群、智能手機客戶端、平板電腦客戶端(目前主要為 iPad客戶端)等。以報社進行的全媒體轉型為例,可將幾種主要發布平台目前的報道特征進行分析比較(見表)。針對不同的新聞主題,宜採用不同的報道平台側重,發布渠道應以精准而非數量多寡為衡量標准。

  從現階段看,全球的全媒體轉型都處於探索階段,媒體進行整合新聞報道策劃應從媒體的特性出發,理性組合發布平台。在平台的選擇上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水平和技術、資金實力,夯實基礎媒體的報道,然后以此輻射、帶動其他新興媒體報道平台,逐步構成整合性的多媒體報道圈。如以深度報道見長的南方周末,其在全媒體轉型中並沒有放棄原有的個性,過度擴張,而是選擇主攻智能移動平台,推出南周閱讀器 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2012年其已擁有380萬移動終端用戶和 300萬 SNS平台用戶。以 2013年 3月的“黃浦江死豬”事件為例,南方周末的 APP版本基本以其紙媒的深度報道為主要信息,但其在排版和設計上即保留南周紙版的簡潔典雅版式,又結合新媒體的特色提升圖版率,增加互動性設計(添加分享和評論功能),同時還以“繼續閱讀”和“超鏈接”設計將同類報道集納在一起,便於讀者查找閱讀(見圖1)。

  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對國內全媒體發展所做的研究發現存在“內容缺乏有效整合”的問題,並指出全媒體環境下,不同形態媒介的內容應當更加方便地實現相互嵌入,並根據各個媒體的傳播特點和受眾的需求進行重組和分裝。 如何實現資源整合,達到不同媒介之間內容的相互嵌入?我們不妨從合理安排報道時序的角度思考解決方案。

  一個重大新聞報道一般經歷這樣幾個時段:預熱期/發布期、高峰期、延伸期、收尾期。其中預熱期 /發布期主要指可預見性報道策劃的提前告知或是非可預見報道策劃的首條信息發布,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喚起受眾的新聞期待,為高峰期報道“暖場”。高峰期則是採用各種報道方式在短時間、大規模、高頻率的對新聞事件進行策劃報道,此時受眾的關注度也隨之達到峰值,這個時期是策劃的重點,一些新聞事件的報道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有分量的新信息,從而具備多個高峰期。每個高峰期之后,雖然核心事件已經被廣泛報道,但是與主題具有一定相關度的邊緣新聞也會為大眾所關注,這實際是處於報道的延伸期,這個階段持續一定時間,整個新聞報道才會落下帷幕,新的熱點又會重新進入大眾視野。針對這種時序的變化規律,可對整個新聞報道的不同時段做出不同的策劃安排(見圖2),使整個策劃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

  以鳳凰傳媒對莫言獲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報道為例,在預熱/發布期,鳳凰傳媒微博群中的“鳳凰讀書”從 8月底即展開此話題的預熱報道,推出關於莫言能否獲獎的各行業預測和討論。北京時間 10月 11日晚,當瑞典諾貝爾委員會宣布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莫言后,鳳凰傳媒對其的報道進入第一個高峰期。不同媒體結合媒介傳播特性從多元化的視角和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對事件進行整合報道,微博平台突出其快捷互動,當晚即對此新聞進行集中發布﹔官網突出其大容量和多維視野,次日刊出網絡專題﹔電視節目則突出其影像感染力和深度思考,播送一系列訪談和評論節目,三種媒介平台就同一事件的報道形成共振,需要較高的策劃投入。這一“高峰期”之后,對莫言的關注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延伸期,不再呈現“集中式”大規模報道,新聞從要聞板塊轉入文化板塊,以轉載報道為主,獨家報道減少。報道內容發散,涉及對作品改編、莫言的動態、學者的評價等延伸領域。各種媒介平台的策劃設計並沒有明顯的整合性,大多從單一媒體出發進行報道。直到12月 10日頒獎典禮莫言發表獲獎感言,媒體報道進入另一個高峰期。微博集中報道領獎行程,電視資訊節目和時事訪談評論節目也對之進行相應報道,網站推出“受獎”專題,三種媒介平台之間內容相互嵌入,如微博內容中對網站和電視台內容的引介,微博提供網站報道鏈接,網站將受獎感言的視頻以“微視頻”形式“打碎”刊發,電視節目在話題選擇和操作中對網民關注熱點進行剖析。此后,媒體報道逐步進入收尾階段,這時新聞的主題已經不局限於獲獎這一核心事實,而是由這一事實輻射開去,媒體之間信息的融合度較低,不同媒體平台主要關注自我策劃,不再協同組合。可見,以報道的時序規律,著重報道高峰期的整合策劃對於解決全媒體報道中資源相互嵌入的問題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建立科學合理的採編機制是整合新聞報道策劃成功的基礎。在全媒體轉型中,新聞界對採編機制的探索體現在兩個層面:第一是培養“全媒體”人才,如背包記者——兼任文字、圖片、視頻採訪的多項職能﹔第二是消除傳媒集團內部的不同媒體之間內容生產分割的局面,建立新聞中心,調整採編流程,面向多種媒介終端,信息一次採集,多種發布。但是在實踐領域,這種採編機制也遭遇一些現實問題。

  培養全媒體採編人才的確是全媒體轉型中一種提高效率的方法,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在全媒體發展中所有的採編人才必須各種技能樣樣精通。美國《哥倫比亞新聞評論》曾撰文批評全媒體轉型中新聞記者像“奔跑的倉鼠”一樣忙碌,文中提及一個NBC的白宮首席記者,一天要做16個出境採訪,主持一檔節目,客串兩檔新聞節目,還要更新Twitter和 Facebook8~10次,寫 3~5篇博文,大部分記者和他一樣都忙碌如轉盤上奔跑的倉鼠,

  強調數量和速度,雖然在忙碌,但仍然是在轉盤原地停留,並不能帶來新聞業的進步。 杭州日報城市新聞中心首席記者張蔚蔚在從事全媒體記者實踐后的體會中也提及做一個全媒體記者需要邁過“技術”、“轉換思維方式”、“採訪和溝通”、“體能”四道坎。 要求所有記者都邁過四道坎顯然不切實際。

  建立面向所有媒體的全媒體新聞中心也會面臨“跨界合作”和“溝通”的難題。國內首創這一機構的煙台日報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總監滕岳曾表示,后方編輯需要了解全集團 70余名記者的各自特點和擅長領域是一件困難的事,而且由於分屬不同部門、編輯部負責人不可能就稿件問題直接和記者溝通,這就在后方編輯和前方記者溝通中人為增加了“新聞中心採訪部主任”這一環節,環節越多溝通效率越低。 

  鑒於上述現實困境,同時考察西方新聞實踐,全媒體整合新聞報道機制可做如下的設計嘗試(見圖3)。

  面對全媒體新聞報道環境,不是所有人都要成為技術專家,紐約時報在全媒體時代的大膽創新報道方式,開掘數據可視化,在整個 2012年,推出超過 60個互動的信息圖設計。這種報道創新的源泉並不僅僅得益於記者團隊,更值得一提的是該報成立的互動新聞技術部 (Interactive News Technologies Department),這個部門實際就屬於全媒體設計師團隊,他們精通版面、網站和客戶端新聞的視覺設計,參與報道策劃,提出設計思路,並付諸編輯制作全媒體新聞。同時,全媒體設計師和編輯需有后台技術開發團隊的支持和協同,后者能開發數據庫挖掘技術,為突發新聞報道設計操作模版,方便記者編輯直接取用,這使編輯記者可從后台技術環節解脫出來,增加新聞報道策劃的效率。此外,作為全媒體時代的編輯記者,在策劃報道重大新聞時,還應該將公民記者納入報道機制。在許多重大突發事件中,公民記者總是先於媒體第一時間提供重要的事件信息,因此如何開發和利用公眾信息也應納入編輯記者報道策劃機制中。如美國當地時間 2013年 4月 15日發生的波士頓馬拉鬆爆炸案,現場民眾紛紛發出 twitter播放事件實況和現場圖片,媒體編輯社交媒體的短消息,進行第一時刻推送。

  (作者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2009級博士研究生、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講師)

  余婷、林娜:《美國報業全媒體的現實困境》,《中國記者》2012年第2期。

  新浪傳媒:《〈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朱偉:廣告與讀者量決定刊物影響力》:。

  周燕群、王武彬:《南方報業全媒體轉型的思路與做法——專訪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楊興鋒》,《中國記者》2012年第3期。

  新華社新聞研究所課題組:《中國傳媒全媒體發展研究報告》,《科技傳播》2010年第4期。

  張蔚蔚:《“新聞1+1+1”紙媒的魅力創新——一個全媒體記者轉型的實踐與思考》,《新聞實踐》2010年第7期。

  張壘:《一個新聞事件的全媒體採訪體驗——全媒體運作過程分析》,《中國記者》2009年第5期。

  南京大屠殺公祭習談公祭日李克強亞歐行無人機闖空中禁區呼格案再審結果不動產登記西部冰川萎縮股市年末躁動小年火車票今日開售廊坊幼兒園危房倒塌聶樹斌案3大疑問東三省人口流出習公祭日講話李克強談吃空餉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杏彩登陆

 
 
当前位置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3-2024杏彩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